本报讯(记者 明清) 每年的3月8日,国际劳动妇女节如期而至。然而,近年来,这一节日在社交媒体和日常生活中似乎更多地被冠以“女神节”或“女王节”的称谓。这种称呼的转变,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重新定义和赞美,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关于“妇女”一词是否带有贬义的讨论。
众所周知,在我们的身边不乏对三八妇女节存在误解的现象,甚至自己也不敢轻易对某个女性说出节日祝福的话。毕竟很多人的认知中,“妇女”指的是已婚生子的女性,“三八”则是好管闲事的八婆,尤其是一些青年女性、在校学生从心底里便排斥类似“妇女”“三八”这样的字眼。所以,在很多情况下,往往容易“祸从口出”,导致陷入尴尬难堪的局面。
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,“妇女”一词本身并无贬义。它是对成年女性的统称,涵盖了各个年龄段、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女性。在《刑法》中则更具体地定义为:未满14周岁的女性为幼女,满14周岁(含14周岁)的女性为妇女。而妇女节设立的初衷,是为了纪念女性在经济、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,是对女性平等权益的肯定和尊重。
可以这么说,妇女节的历史就是为争取女性权利而斗争的革命史。由于当前社会普遍存在对“妇女”、“三八”等词语的污名化现象,导致一些年轻的女性不认同自己已经成为“妇女”,这也是当代女性对自身价值提升与认同感的体现吧。在现代社会,女性不再仅仅被定义为家庭的守护者或传统的劳动力,她们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的各个领域,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魅力。因此,“女神”和“女王”的称呼,更多地是对女性独立、自信、优雅等特质的赞美,也是对女性在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的认可。
正如人民网评《让每一个“她”破浪前行》中说的那样:全国上下,广大女性在各条战线拼搏实干、奋勇争先,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…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,起到了“半边天”的重要作用。新征程上,让每朵玫瑰向阳生长,每一个“她”破浪前行,广大女性定能在广阔天地绽放芳华,以智慧和汗水创造新的奇迹、书写新的荣光。
编后语:
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,让我们共同致敬那些为女性权益和平等奋斗的女性们,她们是真正的“女神”和“女王”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意识到,每一个女性都有自己独特的光芒和价值,无论她被称为“妇女”、“女神”还是“女王”,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认可。最后,祝全天下的妇女,节日快乐!
主编:明清 官方记者团
审核:东篱 2024.03.08



